2022年6月15日 星期三

關於農作物災害補助的一些粗糙想法

最近因為梅雨季,造成農作物一些災情。加上這兩年因為covid-19 所以政府對很多產業都採取補助撒錢的方式把大家的胃口養大了,動不動就要求補助,然後補助A縣市農產品A , B縣市沒補助就會來抱怨,這大概是這一年來電視新聞常看的場景,就在剛剛腦中突然浮出一個想法,
既然政府對於民生用品採取的主要措施就是維持物價穩定,為什麼不用類似期貨貸款的方式給於補助?例如今年因為災損,本來要補助給農民的錢,就改用預付款的方式,用一個合理的保障價格*收購的價錢,要求領取補助的農民,要在未來的某一年,當農作物價格超出保障收購的價格時,就要讓政府可以用補助時,簽訂的價格來收購農作物,如果農民已經沒種植了,就要返回補助金之類的,這樣也不會白白補助,又可以幫助農民度過難關,還可以穩定物價

沒有留言:

demo_article

使用 msty.app 和 Knowledge Stacks 建立個人知識庫系統 說明 嘗試利用local llm自動從文字檔轉成影音檔 利用AI自動對文件檔產生影音檔案 - YouTube 引言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,我們每天接收大量的資訊,但如何有效地管理...